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6期
编号:12124574
谈带教老师素质对儿科新毕业护士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第6期
     [摘要]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素质型、多向型、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护生由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过渡阶段,对于新毕业护士也是如此。所谓护理专业教育,是指学校所教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理论知识的延续与深化,因此,带教老师的教学态度、得体的语言、师生之间适当的交流、经常性的提问及合理化的建议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新毕业的护士。同时,带教老师的操作技能及业务素质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新生在临床工作时的情绪。笔者就目前带教的角色认知程度和差距作一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带教老师 临床带教 新生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2(c)-098-02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而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素质,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1]。

    1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护士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品质

    作为儿科带教护士在工作中应做到传、帮、带,所谓“传”,即传承老一辈护理人员先进的护理方法,护理经验;“帮”即帮助身边的弱小同志,工作中遇忙遇乱时互相帮助;“带”即通过自己的言行带动身边的每一位年轻同志,包括带思想、带作风、带技术,作为一名优秀的带教老师应该是新护士思想作风和医德修养的引路人。作为一名新毕业的护士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与临床实践无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思想上较单一,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事物的影响,在工作中形成不正规的操作模式及不良人际关系,因此带教老师应该严格要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30 字符